个人所得税网,个人所得税计算器!
收藏网站 | 标签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工资 >

工资个人所得税是怎么计算的

时间: 2018-01-11 17:26 点击:

当年刚拿到“第一桶金”的你,四不四也觉得自己赢得了整个世界呢?然后拿着工资条再定睛一看,咦?工资不是整数的?而且还到小数点后两位!

这是肿么回事?原来是扣个人所得税啦!那么个税是怎么算的?广仔这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工资纳税的来龙去脉~

工资个人所得税是怎么计算的

哪些收入需要缴个税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》第二条 下列各项个人所得,应纳个人所得税:

一、工资、薪金所得;

二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、经营所得;

三、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、承租经营所得;

四、劳务报酬所得;

五、稿酬所得;

六、特许权使用费所得;

七、利息、股息、红利所得;

八、财产租赁所得;

九、财产转让所得;

十、偶然所得;

十一、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。

工资是税收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

如今参加工作的你

也开始为国家税收作贡献啦!

个税如何计算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》第六条 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:

一、工资、薪金所得,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,为应纳税所得额。

二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、经营所得,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、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,为应纳税所得额。

三、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、承租经营所得,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,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,为应纳税所得额。

四、劳务报酬所得、稿酬所得、特许权使用费所得、财产租赁所得,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,减除费用八百元;四千元以上的,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,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。

五、财产转让所得,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,为应纳税所得额。

六、利息、股息、红利所得,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,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。

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,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。

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、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、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,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、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,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。

接着来对照下

个人所得税税率表

(工资、薪金所得适用)

工资个人所得税是怎么计算的

下面广仔给大家举个例子~

比如,小明月工资收入为6500元,五险一金为500元,那么,小明应纳个人所得税可以这么算:

(1)常规计算法:

6500-3500-500=2500,

因为1500<2500<4500,

所以小明应纳个税为:

1500×3%+(2500-1500)×10%=145

(2)速算法:

(6500-3500-500)×10%-105=145

还有速算法??当然有啦!速算表收好不谢↓↓↓

工资个人所得税是怎么计算的